封面: 简介:
小提琴、指挥:马西莫.瓜塔 Massimo Quarta
义大利热那亚卡罗.菲尼斯剧院管弦乐团 Genoa Teatro Carlo Felice Orchestra
尼古拉.帕格尼尼,两百年来,小提琴史上最传奇的人物。帕格尼尼蒐藏了22把小提琴,其中最珍爱的,是一把名为耶穌的瓜奈里名琴(暱称:加农砲),帕格尼尼死后一百多年来,人们称这把琴为帕格尼尼的寡妇,这把名琴被深锁於一个玻璃琴盒中,无人敢用之演奏,彷若那是对琴魔的褻瀆,也像是恐怕会遭到诅咒般的敬畏。
话说这把琴是瓜奈里1742年所製,是歷史上最传奇的琴,不过瓜奈里有点皮,他做的琴像匹野马般难以驯服,不过一旦野马认了主人,也就成了千里良驹。所以小提琴家用瓜奈里琴演出时,並不是在单独的展现自己精湛的琴艺,而是两个灵魂並列台上,一个是演奏家的灵魂,另一个则是小提琴的灵魂。1822年帕格尼尼受赠此琴,一生珍爱,连女人都自嘆弗如。帕格尼尼死后將此琴赠与热內亚「永久保存」,但热內亚政府却因「太爱」这把琴,所以將它深锁於展示厅,不料竟因通风不良与溼度等问题,使「加农砲」严重受损。所幸经过製琴师傅坎第(Candi)不眠不休的细心修护,「加农砲」竟然又起死回生,才使这把帕格尼尼一生最爱的「加农砲」重新献身於音乐,不再深锁玻璃盒中。
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,是所有名技派演奏家的试金石,就算在小提琴演奏技术日新月异的今日,都得令绝大多数身经百战的演奏者捏一把冷汗。加上加农砲实在难以驾驭,除了帕格尼尼最佳詮释者阿卡多与入室弟子马西莫.瓜塔外,无人能驯服加农砲, 本片两首曲子均使用了帕格尼尼的原始总谱,这更增加了演奏上的困难点。使用帕格尼尼原曲谱难度在於第一號协奏曲並非如刊行谱般全体以D大调演奏,帕格尼尼为追求更灿烂的演奏效果,谱上指示管弦乐团以降E大调演奏,但独奏小提琴的调弦却是升D大调(现行调弦四弦各牛半音,但以D调指法演奏)。如此一来因十二平均律的必然误差,独奏小提琴音色可能会较管弦乐团高一个四分之一音,意即独奏小提琴音色將可完全凌驾管弦乐团之上:技巧不变的条件下,独奏者必须具备对小提更高的控制力,才能达到帕格尼尼所要求的效果。本片的演出难度虽如此之高,但Dynamic的成就却是非凡。瓜塔不愧阿卡多嫡传,他身兼演奏及指挥热那亚卡罗.菲尼斯剧院管弦乐团,手中的瓜奈里弦音更始终明亮灿烂地漂浮在管弦乐团之上,达成帕格尼尼原典谱的要求,詮释上更是紧凑不拖泥带水、且让整体演出带著热情奔放的义大利风采。全片录音四平八稳,除於细节间感上表现不俗外,独奏小提琴纤细柔韧音色之美与带著独特松香味的擦弦质感表现,那本就是Dynamic录音时的拿手好戏。
发生在一把名琴上陶多多的悲欢离合,绝对不会少於活生生的人,只是琴不会说话,但透过拉琴的人,琴音透露出过往,我们更希望有灵魂的琴所说的话,只让有心人听。此版本將母带送至德国老虎鱼录音室旗下最顶尖的Pauler Acoustics工作室做母带后期处理,音质音效更胜以往! 曲目:
1. Nicolo Paganini: Violin Concerto No. 1 in E flat major, Op. 6, MS 21
I. Allegro maestoso (cadenza by Sauret and M. Quarta)
2. II. Adagio espressivo
3. III. Rondo: Allegro spiritoso
4. Nicolo Paganini: Violin Concerto No. 2 in B minor, Op. 7, MS 48, “La Campanella”
I. Allegro maestoso (cadenza by M. Quarta)
5. II. Adagio
6. III. Rondo: Andantino - Allegro moderato 试听:
我也说一句
举报 1